航拍紫蓬山一隅。(无人机照片) 陈家乐 摄
冬日的紫蓬山层林尽染。(无人机照片) 陈家乐 摄
冬日的紫蓬山层林尽染。(无人机照片) 陈家乐 摄
冬日的紫蓬山五彩斑斓。(无人机照片) 陈家乐 摄
冬日的紫蓬山五彩斑斓。(无人机照片) 陈家乐 摄
紫蓬山风景区一隅。 陈家乐 摄

冬日的紫蓬山五彩斑斓。(无人机照片) 陈家乐 摄
紫蓬山风景区一隅。 陈家乐 摄

12月6日,安徽省肥西县紫蓬山风景区五彩斑斓,山顶的古刹、远处的山峰凉亭、层林尽染的树木,共同构成了一幅绝美山居图。
紫蓬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自清代开始便有“庐阳第一名山”之称。该景区森林面积3500公顷,各种植物470种,栖息鸟类120多种,仅鹭鸟就有3万多只。
近年来,肥西县全力推进林长制工作落实落细,坚定走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路,让山清水秀景美成为常态。(陈家乐)
中新社北京12月6日电 (徐雪莹)“这次来中国主要是想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秘诀,为何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飞跃。”在居庸关长城脚下,巴基斯坦《检验真理报》主编兼《中国之窗》杂志主编纳兹·帕尔文对中新社记者表示。
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承办的“巴基斯坦媒体智库人士中国行”主题参访活动12月6日至16日举行,15位巴基斯坦媒体智库人士将先后赴北京、成都、喀什、乌鲁木齐等地参访。
12月6日至16日,“巴基斯坦媒体智库人士中国行”主题参访活动举行,15位巴基斯坦媒体智库人士将先后赴北京、成都、喀什、乌鲁木齐等地参访。 徐雪莹 摄
活动首日,一行人前往位于北京的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参观了解电池储能、先进光伏研发等最新科技。据悉,华能在巴基斯坦投产的萨希瓦尔电站,填补该国电力缺口1/4,解决了逾2000万人用电需求。参访团成员不时积极提问,讲解员耐心回答。
GNN新闻台媒体总监努曼·拉希德告诉中新社记者,中国政府和巴基斯坦政府在能源方面建立了多项合作,这次参访让他直观看见了可再生清洁能源运作的诸多细节,对他们学习借鉴非常有益。
参访团来到“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长城脚下。第三次来到长城的纳兹·帕尔文兴奋之情依然不减。行程期间,她保持着记日记的习惯,计划回国后更好地向巴基斯坦人讲述中国的发展。她还计划出版一本英文书,把此次中国之旅写入其中。
12月6日,“巴基斯坦媒体智库人士中国行”主题参访团来到居庸关长城。 徐雪莹 摄

离“不到长城非好汉”碑文不远处,一排陡峭的长城阶梯上,参访团成员们或艰难上行,或小心腾挪。巴基斯坦Geo电视台记者诺辛·尤素福择一块石阶坐下,兴奋地拨通了和家人的视频电话。她说,自己对长城向往已久,小时候就曾收到叔叔从长城带回的照片,这里的建筑、风光超出想象,希望下次家人也能前来。
“中国算是我的第二故乡了。”自2016年首次来到中国,玛赫扎伊卜·阿巴西已在中国度过7年岁月。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的她,去过40多座中国城市,常常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中国见闻。她说,外国人对中国存在不少误解,希望能通过视频作品展示真实的中国。此行她最期待去新疆,想尝尝正宗的手抓饭和大盘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