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7日电(刘星晨)“跟健身房里的大爷大妈比起来,我啥也不是。”
你是否曾听过这句话?
日前,多位网友晒出大爷、大妈在健身房中轻松“举铁”的视频,引起社会共鸣。有人留言道:“相比之下,我过得才是老年生活。”
然而在这背后,各地却有多家健身房将老年人“拒之门外”。该种行为是否合法呢?

资料图:成都一位大爷在健身房内运动。杨予頔 摄

据媒体报道,今年重阳节期间,某打车平台发布了助老打车数据报告。报告称,图书馆、健身房、演唱会等为老年人经常去往的目的地。老年人迈向健身房,在全国很多城市已然不再是新奇现象。
来自柳州的72岁姚大爷已经坚持健身8年,在健身房中他收获了一身健壮的肌肉。“健身这些年,基本上没生病。感觉和年轻时没有区别,甚至比以前的力量还大。”

叶紫(化名)所在小区的健身房配备了游泳池,她表示,很多老年人都会选择在工作日上午前来锻炼。“除用器械练习,选择游泳的老人也很多。”

针对越来越多老年人走进健身房的现象,北京体育大学重竞技教研室副教授鲍克表示,健身房内器材专业、多样,且配备专业教练团队,能够为老年人运动提供更多选择,满足其个性化需求。不仅如此,在健身房中,老年人也能获得更多社交机会。

此外,鲍克解读时提到,近几年,老年人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比原来有所提高,在该领域投入更多。他认为,随着社会水平和思想认知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去健身房锻炼有望成为常态。
社交平台中,老年人健身房锻炼视频的评论区中满是“望眼欲穿”的年轻人。
作为一名上班族,常在办公室久坐的王成皓(化名)去年年初体检时多项身体指标出现异常,“这让我意识到问题有些严重,得加强锻炼了。”
图片来源:网友评论截图
如今,他已习惯空闲时“泡”在健身房里。正是这段时间,让王成皓观察到健身房中不乏老年人身影。“我们健身房位于居民楼附近,总能看到组团来的大爷大妈,大概有十几个人。”

王成皓感叹,许多老年人身体素质出众,“有一位大妈退休后就开始锻炼,现在轻松提起快40公斤重的杠铃,吓到我了。”
这也是很多网友的共鸣。当健身爱好者在挑战杠铃屡屡受挫时,大爷大妈们却可以轻松将其“拿捏”。

“我有健身服,但大爷有我梦寐以求的肌肉线条。”

“看到大妈拎起杠铃,我悄悄离开了。”
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12/06/f5438bd0d58c47b294edf5d655f2e7e2.jpg" alt="资料图:老年人健身。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
资料图:老年人健身。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目前健身已成为老年人生活中的刚需。长时间坚持锻炼后,他们体型上出现积极变化属于正常现象。”鲍克这样说道。对于年轻人抱怨没时间去健身房时,鲍克坦言,在很多年轻人的认知中,健身并不是眼下当务之急,“他们的体型可能并未走样,也没有因为身体出现异常而受到医生的运动建议。”
“超过65岁,我们不接待了”
此前,有媒体在报道中称,部分健身房对老年人设置了“限入门槛”,年龄超过60周岁的老人曾出现过被拒绝的情况。
记者致电北京多家健身房询问情况,其中大部分对老年人前往健身持欢迎态度。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有需求,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健身教练进行一对一辅导。“对于该类群体,健身房会有相应优惠活动,目前老年人来体验和报名的人数比原来多了不少。”
此外,也有知名连锁健身房的工作人员表示,考虑到健身房内器械多具有较大重量,一般不接待65岁以上的老年顾客,即使请私教课也不被允许。
部分工作人员表示健身房不接待老年人。

另一家健身机构的工作人员提到,考虑到老年人身体情况,单独训练会有较大受伤风险,推荐聘请教练进行练习,“教练会先带老人做体测,根据体测数据制定训练计划,在有效锻炼的同时避免受伤。”
针对该情况,上海九泽律师事务所丁悦律师、律师助理芮欢月表示,民法自愿原则下,设置年龄限制属于企业自主经营权的范畴,商家有权选择服务对象,并没有强制缔约的义务。因此,该行为并不违法。
面对高龄人群从事健身体育活动相对更易发生意外的客观事实,企业作为营利性主体,主动防范经营风险也是情理之中。虽然高龄群体在进行健身项目时,往往需要经营场所进行额外的特殊提示或保护,但经营者和管理者不必过于紧张,安全保障义务并不代表无限保护义务,是否构成侵权及承担赔偿责任需要法律上严格的界定且有相应证据支持,只要责任人尽到全面的安全保障义务,就不应承担侵权责任。此外,目前一些健身房、体育场馆采取的让老人出示体检报告、购买保险等举措也是可行的。
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12/06/e57d84581e3e4440834af474ea382bc2.jpg" alt="资料图:老年人健身。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
资料图:老年人健身。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当前“银发经济”崛起,如果健身房、体育场馆等经营场所能够顺应市场,积极引进一些适合高龄人群使用的健身器材或探索适合高龄人群的健身活动,也可能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为了能更好满足老年人体育运动需求,近几年,国内多地已开启健康养老的探索,符合老年人身体特点的健身场所正拔地而起。
2021年,首批“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在上海徐汇区康健街道揭牌。截至2022年底,上海累计建成“长者运动健康之家”94家。有别于传统健身场所,“长者运动健康之家”配置了适老化健康促进设备,有专业老年人跑步机、全身协调训练机等,备受老年群体青睐。
福建泉州也在积极建设“智慧健康小屋”,为老年人在“家门口”提供健康服务;宁波东柳街道锦苑社区有个800平方米的智慧运动健康中心,这里实现了老中青少和残障人士全覆盖……(完)
近日,根据国务院2023年度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统一安排部署,20个考核巡查组已按计划完成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23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现场考核巡查。其间,共延伸考核巡查了64个市级政府,随机对41个市级政府进行了抽查,明察暗访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单位1624家,发现问题隐患5732项,其中重大事故隐患208项,移交倒查责任问题线索104项。
据悉,此次考核巡查是党的二十大后首次组织实施,也是首次与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衔接,对于推动各方面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各考核巡查组采取随机抽查、突击检查、夜查走访等多种方式,结合各地区地域特点、前三季度督查暗访发现的问题隐患、群众举报的问题线索,对地方党委政府和部门有关工作进行核查抽查,组织燃气、建筑、危险化学品、消防等领域专家,对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单位进行明察暗访。考核巡查中发现各地存在一些典型问题:有的地区安全发展理念树得不牢,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需要加强;有的地区企业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不扎实不深入,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有的地区吸取事故教训不够深刻,大型商业综合体、医院和养老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重大火灾隐患突出;有的地区城镇燃气全链条安全整治存在盲区漏洞,销售、使用不合格的燃气用具,未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等问题突出;还有的地区落实“三管三必须”空转虚化,燃气、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专项整治隐患排查不彻底、治理不深入,监管部门责任落实不到位。考核巡查组要求各有关地区和单位立查立改。
同时,各考核巡查组持续宣传举报渠道和方式,进一步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深入实地核查举报问题线索,着力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问题隐患。截至目前,各考核巡查组共接到各类群众举报线索4597项,涉及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相关问题线索3167项,查实1322项,对查实的问题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考核巡查组已移交地方要求严肃查处。
此外,本次考核巡查坚持严格执法和全链条式指导服务相结合,既发现问题,也指导解决问题,综合运用召开现场问题分析会、现场办公指导隐患整改等方法,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切实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对考核巡查组初步反馈的问题隐患,各省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位省委书记、省长研究部署整改工作,将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纳入省委、省政府重点督办事项,同时实施挂牌督办,启动倒查责任机制。
根据工作安排,考核巡查组下一步将陆续对39个国务院安委会成员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工作考核。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王晨 赵雨彤) 【编辑:梁异】